![]() 高考制度仍然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
網友:我是一名高二學生的家長,看到每年高考都有一些新變化。想問一下,現在高考都進行了哪些改革,下一步會怎么改? 陳寶生: 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1977年,黨中央決定恢復高考,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聲。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體系,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77年高考,全國共錄取27萬人,2017年高考錄取761萬人。40年來,我國累計已有2.28億人報名參加普通高考。目前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5.7%,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考制度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選拔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為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了自恢復統一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改革。4年多來,各項改革扎實推進。2017年,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平穩落地,為后續啟動改革省份提供了有益借鑒。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2014年以來共安排90余萬人,相當于為中西部地區新建了近百所萬人大學。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招生名額從2012年的1萬人增至2017年的10萬人,農村孩子上重點大學機會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分類考試,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超過50%。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地方性加分項目減幅63%。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措施,2018年有17.6萬人在流入地報名參加高考。 40年前,恢復高考深刻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40年后的今天,高考制度仍然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下一步,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考試內容、形式和錄取等關鍵環節改革,你放心,只會越改越好,進一步加快建立完善中國特色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落到實處。
|